在中国庞大建设量的大背景下,BIM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同时,新型城镇化深入、可持续发展、国家资源管理信息化等需求,更加决定了BIM与中国建筑业“结缘”的必然性,也预示了一场全新资本角逐的到来。

经过近年来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,BIM 正在快速而深远地影响着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,已逐渐成为提高我国建筑业技术水平与管理效能的信息化手段之一。BIM 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如何?存在哪些突出问题?未来应用发展趋势怎样?记者近日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。

从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,相对于设计、施工阶段的周期,项目运维阶段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,且运维阶段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巨大且凌乱,从规划勘察阶段的地质勘察报告、设计各专业的CAD出图、施工各工种的组织计划、运维各部门的保修单等,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运维管理平台协调处理这些数据,可能会导致某些关键数据的永久丢失,不能及时、方便、有效检索到需要的信息,更不用提基于这些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挖掘、分析决策了。因此,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最长的过程, 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是重中之重。

很多企业被忽悠上BIM,只是建了很漂亮、很好的模型,但是建完之后不知道怎么用,建模的成本很高,而实际BIM的价值发挥不出来,亲,此处一万点伤害值有没有?

杭州,是一座跟水分不开的城市。它因湖而名、因井而蓄、因溪而幽、因江而秀、因河而兴。自古以来都是以西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,政府希望以杭州跨江发展的战略意图,缓解西湖周边不堪重负的压力。

在BIM三维模型的基础上,进行建筑、结构、机电、装饰等各专业深化设计,并随工程进展绘制土建-机电-装修综合图,通过各专业三维图叠加、综合,做到三维可视化,及时发现综合图中各专业之间的碰撞、错、漏、碰、缺等问题,并根据BIM模型提供碰撞检测报告,及时进行解决,以实现图纸设计零冲突、零碰撞,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、停工等现象发生,大大减少设计变更,确保施工进度。

BIM,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,国内一般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。当然,BIM代表的不仅仅是模型,它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一系列工具,是以计算机科技为基础的全新工作方式,是建筑工程行业正在进行的革命。对于BIM,有些人热切期待,有些人冷眼旁观,更多的人还是处于“听说过,知道大概,但不了解”的状态。

工程变更(EC,Engineering Change ),指的是针对已经正式投入施工的工程进行的变更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,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、工艺、功能、构造、尺寸、技术指标、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。工程变更主要是工程设计变更,但施工条件变更、进度计划变更等也会引起工程变更。

目前国内对BIM的运用比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,国家在“十一五”期间明确提出对BIM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。逐步提高建筑业的工作效率,生产水平与质量,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人力资源的浪费。国内许多高校都先后建立了BIM实验室,对BIM技术进行技术交流。

近年来,BIM在工程设计领域掀起了从二维图纸到三维设计的第二次“革命”浪潮,房企们也纷纷“瞄”上了BIM,借势“革命”。那么,究竟何谓BIM呢?它又能给房企带来什么呢?